创建学研共同体 构建教研新生态
为进一步推进“深度学习•思维课堂”有效实施, 探索“高校—学校—个体协同”的教研生态, 构建师生共同成长的协同发展体系,切实提升英语教师的能动学习教学研究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4月29日下午,学校英语组在专家的指导带领下,开展了创建“学习共同体”, 建构“学的课堂”专题研讨活动。
研讨活动前,英语组与导师进行了既简约又不失仪式感的受聘仪式。无锡市南湖小学吴萍校长聘请江南大学外语学院教授、江南外语教学研究中心专家顾琦一女士为我校“行远”英语教学发展团队特聘导师。顾教授将重点指导英语学科教师专业能力提升,构建师生共同成长的协同发展体系,开展创建“学习共同体”,建构“学的课堂”系列活动,指导教师发表论文,推动教师团队发展。
在轻松欢快的《Vegetables Song》中, 开始了今天的教学实践研讨活动。曹婷老师和五(1)班学生为大家呈现了五下Unit6《In the kitchen》Story time教学研讨课。曹老师以书本语境为载体,通过核心问题“What can we do in the kitchen”为思维原点,启发学生在基于真实问题探究的语境中开展有意义的学习。上课伊始,曹老师让班级小老师充分发挥作用,用好用足学习单中第一个“K”,在回顾已知的过程中为新知学习搭建脚手架。课堂中,曹老师紧扣主题,依托自主学习单这一学习支架,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自主提问、上台板书领读,合作探究核心问题,协作汇报学习成果,初步彰显了在学习共同体中与人协作、沟通交流的自主学习样态。
教学共议环节,李老师以“KWKL学习单在教学中发挥了多少作用?有意义的课堂样态如何在课堂上体现?”两个问题引领全体老师深度思考课例中的目标设计、活动组织及学生表现等现象与本质之间的关系。学科组老师们针对课例感悟结合日常教学实践深度思考,各抒己见,分享经验,提出困惑,在与专家们的对话中提升对有意义课堂样态及学习共同体构建的认识。
合作研讨后,顾教授结合所听、所看、所想提出两点见解:首先,要正确全面地看待在学习共同体中的教师角色。顾教授提出:做教师要有“三心”。第一是必须有上进心,其次要有替他人做嫁衣的善心,还要有一定的焦虑心。教师,特别是小学教师,对孩子未来20年的影响作用更大。教师的一言一行时时影响到孩子敏感的心灵,孩子的正气来自于老师的言传身教。学习共同体不仅是学生之间的学习共同体,师生之间的学习共同体,还是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共同体。一定要发挥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教师与家长互相配合,同向而行。教师一定要发挥引领作用,搭好家校之间的桥梁。其次,学习共同体在课堂上可以形成相对固定的4人小组。小组长由组内自由协定。教师对学习任务的完成度不要设限。一定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心动力,激发学生潜力。不怕试错, 而且要把学习共同体延伸到课堂外。学习共同体不仅仅是知识技能的学习共同体,还应是意志品质培养的学习共同体。顾教授对英语团队教师也提出,教师之间一定要打破现有界限,不同的年级组之间要有学习共同体,不同的学科之间也要有学习共同体。教师一定要扩大自己的学习半径,一定要有dream和 passion , 心怀梦想,砥砺前行。如此,教育之路就会越走越宽。
最后,区英语研训员李英老师指出:基于“KWKL”学习单的“有意义”的英语课堂样态,需要老师通过直接或间接的经验来开展学习活动。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要引领,引导学生从学习过程中习得方法,建构自己的知识,让学生获得发展。老师也需要基于科学方法,构建学习共同体,展现个性化发展的魅力。
今天的活动,是南湖小学英语组开展“学习共同体”项目研究的开端,旨在创建学研新团队,构建教研新生态。希望南湖“行远”英语教师发展团队,在导师的专业引领下,带着dream and passion,拉着学生们的小手,一起坚定地行走在“能动学习”的路上!
编辑: 曹婷
撰稿: 许心怡
摄影: 邹燕瑛
审核: 张燕红
发布: 周文伟